亚马逊卖家后台操作界面详解(上篇)

2024-01-01 14:01:26
By 月老下次麻烦给我打死结

卖家后台操作界面中包含很多模块,下面进行逐一进行讲解(以中文版操作界面为例)。

(1)选项卡模块(图中编号为①的部分)。

这里汇集了卖家后台的主要功能。

(2)“您的订单”模块(图中编号为②的部分)。

“您的订单”模块被分成3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显示的是选择自发货方式的卖家的订单数据,包括等待中的订单数、未发货的优先配送订单数、未发货的订单数和已经发起退货请求的订单数。如果卖家选择的是FBA发货方式,则这里的数据一直为“0”。

第二个部分显示的是卖家自发货商品在过去一天内和过去7天内的订单数据,选择FBA发货方式的卖家也可以忽略这一部分。

第三个部分显示的是选择FBA发货方式的卖家在过去一天内和过去7天内的订单数据,这一部分是选择FBA发货方式的卖家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3)“绩效”模块(图中编号为③的部分)。

“绩效”模块也被分成3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显示的是卖家的绩效表现,显示“买家消息”“亚马逊商城交易保障索赔”“信用卡拒付索赔”3个方面的消息数量。

第二个部分是对买家消息的详细数据说明。卖家要在24小时以内至少回复90%的买家消息才不会影响自己的绩效指标。如果出现未回复的买家消息即将超过24小时的情形,卖家可以先单击消息下方的“不需要回复”按钮进行系统计时的截断,在准备充分后再进行回复,这样就不会影响自己的绩效指标了。

第三个部分显示的是卖家账户获得的买家反馈的数量和总体得分情况,卖家可以查看详细的反馈情况,若其中有不符合亚马逊平台规则的买家反馈,卖家可以自行删除或请亚马逊客服帮助删除。

(4)“品牌健康度”模块(图中编号为④的部分)。

“品牌健康度”模块主要显示品牌的健康程度,一般完成品牌备案的卖家的卖家后台才会显示这一模块。该模块主要显示存货问题、违规情况、品牌推广、品牌健康度等内容。如果出现品牌问题,则该问题会以阿拉伯数字的形式显示在该模块中,如商品缺货问题就属于品牌问题。

(5)“卖家论坛”模块(图中编号为⑤的部分)。

这是亚马逊官方的卖家论坛,是全球的卖家进行交流的平台。该平台的默认语言为英语,卖家可以在该平台上和全球的卖家进行经验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单击“查看论坛板块”链接,卖家可以按照主题浏览帖子,也可以按照帖子的发布时间浏览帖子。

(6)“新闻”模块(图中编号为⑥的部分)。

“新闻”模块是亚马逊平台的新闻发布模块,主要用于发布一些亚马逊官方的主要新闻,包括卖家服务条款的变化、亚马逊各种费用的调整、亚马逊平台广告政策的变化等内容。卖家可以多多关注这个模块,以避免错过最新的政策调整信息。

(7)“亚马逊销售指导”模块(图中编号为⑦的部分)。

“亚马逊销售指导”模块中显示的是亚马逊官方提供的销售指导信息,主要包括亚马逊平台根据卖家的商品的库存、定价等方面的信息,给卖家提供的建议。特别是在库存方面,当卖家的库存数量不足以支撑其15天左右的销量时,亚马逊平台会在“亚马逊销售指导”模块提醒卖家补货。

(8)“业务增长引擎”模块(图中编号为⑧的部分)。

“业务增长引擎”模块主要显示亚马逊平台向卖家推荐的官方的业务增长工具,包括A+页面、PPC广告、站内促销、早期评论者计划等,卖家可

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地定制这些业务增长工具。

(9)“Amazon Business”模块(图中编号为⑨的部分)。

“Amazon Business”模块用于亚马逊平台的企业卖家注册与推广,只有销售计划为“专业销售计划”的企业卖家的卖家后台才会出现这个模块。注册企业卖家的卖家要达到亚马逊平台对注册企业卖家设置的门槛。注册成功后,在面对企业买家的采购需求时,企业卖家的店铺将会对企业买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以上是卖家后台的九大模块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卖家中心首页介绍?

卖家中心首页是亚马逊卖家管理商品、订单等的主页入口。主要包含消息通知、数据统计图表、常用功能快捷入口等内容。

如何添加新的产品?

登录卖家中心后,点击“发布产品”或“我的产品”进行新增产品操作,填写产品详情信息,上传图片即可发布产品上架。

如何查看产品销量报表?

登录卖家中心,点击“数据与报告”,选择时间范围,可查看某时间段内不同产品的销量数据统计报表。

如何查看订单列表?

登录卖家中心,点击“订单”,可以查看所有订单的详细信息,包括订单状态、产品详情、付款情况等。并可以进行飞单操作。

如何管理产品库存?

登录卖家中心,点击产品名称进入产品详情页,可实时查看当前库存数量,并可以添加或调整产品库存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