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人在跨境电商运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024-01-01 14:01:26
By 开学就是打BOSS的开始

跨境电商经营中中小外贸企业存在问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境电商在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跨境电商运营能力不足的问题,跨境物流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跨境物流发展滞后,缺少人才和创新意识,限制了其快速发展。

1.跨界电商的运作能力不强。

常规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时间相对较短,主要是中小外贸企业,参与跨境电商的主体是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较弱,信息水平不高,缺乏跨境电商的知识和操作经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理解不到位,精准营销效果差,供应链沟通和协调能力差,从而使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过程,体现出跨境电商的运作能力较低。

2.产品质量不均衡。

大量中小企业加入跨境电商队伍,产品同质化、缺乏创新,这是中小企业在提供产品时面临的普遍问题。此外,由于供应过多,企业采取低价策略来吸引顾客,最终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结果,跨境电商市场上的各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仿冒、侵权等问题,使跨境电商产品的信誉不断下降。

3.跨界物流滞后。

跨国界网购用户期望的收货期较长,会降低跨境网购体验,影响跨境网购订单率。当前,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主要通过国际快递、国际小包、邮包和空运小包等方式完成跨境网购订单的物流运输业务,因为国际物流业发展的滞后,费用很高,时间长,如到欧美等国家需要7~15天,到俄罗斯、南美等国家需要25~30天,减少顾客购买欲望,提高顾客体验,阻碍了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此外,各类海关查扣、结汇繁琐、退缴税难、快递拒收等因素制约了跨境物流的发展。

4.严重缺乏专门人才。

跨国界的电子商务是一个充满创新元素的新业态。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人才供给结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瓶颈。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短缺。

5.企业创新和品牌意识滞后。

伴随着跨国界网络消费水平的提高,网民对低价格的追求越来越高。中小企业过去很难通过低价格战略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上维持竞争力。中小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使中小企业不能形成国际竞争力。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1. 为什么外贸人开展跨境电商运营难度比较大?

外贸人开展跨境电商运营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产品研发与开发周期长,成本高。

2) 跨国支付平台问题比较多,在安全性和转换率上存在一定风险。

3) 海外仓储与运输物流难度大,需解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

4) 外语运营能力要求高,跨文化差异大。

2. 如何选择海外市场开展业务?

选择海外市场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规模、人口数量、购买力;

2) 产品在该市场的接受程度;

3) 与中国的地理距离以及文化差异;

4) 该国的法律法规管控情况。

3. 如何处理海外售后服务?

处理海外售后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自己设立当地售后服务中心;

2) 与当地第三方联合提供售后服务;

3) 提供在线客服投诉平台;

4) 凭快递单处理退换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