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 认证产生背景与EMC测试项目有哪些

2024-01-01 14:01:26
By 路还长别太狂

EMC定义是:一个设备或装置与其它装置同时操作时,不会因为电磁干扰问题而影响正常工作之能力。EMC是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

EMC 认证产生背景

随着电气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和恶化,使得电气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电磁干扰EMI与电磁抗EMS)问题也受到各国政府和生产企业的日益重视。

经常有人认为消费电子产品才需要考虑EMC,工业领域可以不必考虑,其实不然。在时下流行的工业4.0、智能工厂、智慧家居及物联网等概念中,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复杂电子控制和电磁环境,所以这些领域也需要考虑EMC。

EMC测试项目主要有哪些?

1、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骚扰测试

此测试之目的:检测电器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公共电网以及其他正常工作之电器产品的影响。EMI测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Radiated Emission -辐射骚扰测试

Harmonic-谐波电流骚扰测试

Conducted Emission-传导骚扰测试

Flicker-电压变化与闪烁测试

2、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抗扰度测试

此测试之目的:检测电器产品能否在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不受影响。

EMS测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ESD-静电抗扰度测试

SURGE-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

RS-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

EF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

CS-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

PFMF-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

DIP-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测试

哪些产品需要符合CE-EMC指令?

根据EMC指令Article2.1,EMC指令适用的对象,包含所有易于产生电磁干扰的产品,或是本身的功能易受电磁干扰所影响的产品。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产生EMC认证的背景是什么?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产品在使用时不会产生或接收电磁干扰,也不会对其他产品和设备产生影响。EMC认证产生的背景就是为了规范产品的电磁兼容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安全要求才能上市使用。

EMC测试项目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的EMC测试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辐射测试:测试产品本身是否产生电磁干扰。

2. 耐扰测试:测试产品是否能在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

3. 套舱测试:将产品放入屏蔽舱内模拟环境,测试内外差别。

4. 电源端口阻挡测试:测试输入电源端口是否有好的阻挡能力。

5. 信号端口阻挡测试:测试信号端口是否有好的阻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