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人常见的骗局以及应对技巧 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市场日益受到重视

2024-01-01 14:01:26
By 爱谁谁

"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外贸企业订单量逐年增加,货物经常供不应求,但谈客户接单固然重要,避免掉进外贸陷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更值得外贸企业警惕。

骗术1:邮件钓鱼,骗取货款。

信函作为对外贸易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骗子设局的集中场所。对外贸易人小C和经常合作的客户最近又谈妥了一笔大单,在确认了货品相关需求后,小C将收款信息寄给客户后,在等钱到账过程中,收到客户私下问:为什么这个收款账户和以前不一样?

看完客户发的邮件截图后,小C才发现信箱已经被骗子黑入,并且在此次付款过程中,骗子用自己的收款帐号冒名顶替,企图骗取这笔款项,幸亏信贷员及时核对了帐号,才避免了这次的诈骗。

防范建议

当您和客户进行交易时,除了确认邮件外,一定要通过WhatsApp等即时聊天工具再次确认汇款信息。

对信箱,外贸人员也要注意定期修改密码,查杀病毒,日常不点击任何来源不明的链接或附件,保证自己的信箱安全。

骗术2:信用证陷阱,货款难以兑现。

有一次,外贸商小D遇到一位客户,经过几轮的后续沟通,双方都确认了货物的详细情况,下单付款后,客户给小D一张美国银行开的信用证(L/C),小D核查完信用证的真实性后,放下戒心,联系客户指定的货代安排出货。

但是在最后的付款环节中,小D提交给银行的所有单证资料都被退回,经过仔细核对了信用证上的要求,小D才发现其中有一条是要求开证申请人填写的,此时再去找客户已经找不到人了,并且意识到自己只有对方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对其背景情况也没有做深入的了解,而且彼时运来的货物也已经被转走,无法与本客户指定的货运公司取得联系,此时小D才发现自己很可能掉进了一个骗局。

防范建议

一些进口商会将陷阱条款(也称为软条款)置于信用证中,这样,一旦出口商提交的单据发生不一致点时,便以此条款为由拒绝付款。

所以,外贸企业在寻找贸易伙伴时必须谨慎选择,对对方的资信状况有详细的了解后再进行交易。对信用证,外贸人一定要仔细审阅,一旦发现不利条款必须坚决要求对方调整或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顾客所指定的货代也要详细了解资信情况后安排发货,或者与客户协商选择业内可靠的物流代理。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外贸人常见的骗局有哪些?

常见的外贸骗局包括:货物质量问题骗局、物流延迟骗局、价格问题骗局、权威机构骗局等。这些骗局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推卸责任或不履行订单义务。

面对这些骗局应该如何应对?

对于这些骗局,外贸人应保持冷静,收集充分证据,及时向境外卖方和第三方机构交涉说明情况。同时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或由知名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重要的是以理性和法律为依据,不能动摇。

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具有什么优势?

中国制造产品的主要优势包括:价格相对低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持续提升,产品种类丰富且定制能力强,完善的供应链支持等。这些优势为中国制造品提供了很好的国际竞争力基础,日益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