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海关交易数据,1.2亿企业数据,2亿+企业联系人数据,1000千万真实采购商。覆盖200+个国家及地区,95%外贸重点拓展市场,可根据行业、经营范围等多方位挖掘目标客户。
免费试用虽然跨境电商行业在发展中不断规范化,但行业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平等,导致踩坑事件时有发生,更不用说小白卖家了,今天将和卖家们分享跨境卖家开店后会遇到的一些坑。
一、“选品”坑。
1.缺乏刚需致胜的思维,盲目多SKU配货
2.盲目选择基于可用资金的产品,如盲目选择大而重的产品,发现其资金和资源实力不足以支持其运营需求;
3.以投机心理选择侵权(或潜在侵权)产品;
4.简单地选择自己的偏好,忽略了市场的需求;
5.盲目追求热点、竞争激烈的低价产品,如深圳的吉祥三宝(手机壳、数据线、充电器);
6.过度追求差异化。独家私人模型和产品升级浪费时间,往往由于预期和市场偏差而支付大量试错成本;
7.选择更新速度快或季节性太明显的产品。
二、上架坑。
1.产品在错误类别中发布,导致产品下架;
2.滥用变体,导致Listing被拆分;
3.填错尺寸,导致平台成本高于实际-填大不可取,稍加填写就有利;
4.FBA发货时频繁删除发货计划,导致FBA发货资格被禁止;
5.发布产品时,随意填写商标名称,导致侵权被移除销售权限。
三、规则坑。
1.侵权。质量问题。认证问题。插头问题(如英国市场错误的欧洲规则插头,这在英国是违法的,许多粗心的卖家遭受了痛苦),也包括安全规则问题,如没有电子产品没有CE认证,没有UL认证,玩具产品没有CPC认证等,这些情况的结果是轻的,严重的,可能导致销售权限被删除等;
2.销售额的大幅波动也会导致销售权限被移除;
3.该类别中途被审查。例如,最近需要提交婴儿用品和儿童玩具的CPC认证,以及随时抽查苹果周边配件的MFI认证。UL认证和授权,以及可能需要在销售旺季提交的UL认证,将导致Listing下架;
4.非法Listing合并和Review合并可能被判定为操纵排名、滥用变体、操纵销售等。导致账户被关闭。
以上就是和卖家们分享的跨境电商卖家开店会遇到的一些坑,希望对卖家开店有帮助。连连跨境支付始终关注卖家的每一件小事,在以后的文章中也会带来关于相关方面的文章帮助卖家更好的运营。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不同网站对跨境电商店铺的准入条件也有差异,但大致需要如下条件: 1. 店铺名称、联系电话和地址信息; 2. 营业执照或个人承诺书; 3. 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入驻费用。
如何选择合适的商品分类?选择商品分类时,需要考虑个人的业余时间和投入以及该分类的市场需求程度。一般推荐选择热门类目,如手机、电脑、服装、母婴用品等,这些分类市场规模大,易于开展业务。
如何与海外供应商合作?选择可靠的海外供应商很重要。首先通过阿里巴巴等交易平台,选择评价较高的供应商。其次要进行沟通,要求提供产品图册、货物照片以及产品标准等信息,以免订单出现质量问题。第三是核实好付款方式与运输细节。
如何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可以利用各大社交平台进行产品推广,如微博、Facebook等。其次是利用品牌活动,如限时优惠、满减等进行促销。还可以参与各大跨境电商网站的针对国外用户的推广活动。同时定期补货,确保产品供应充足也是提升销量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