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注册这些问题无法避免,但是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

2024-01-01 14:01:26
By 人贱没药医

关于企业注册商标的必要性之前已经谈过很多次了,在此不必赘言。在知识产权普及的今天,很多企业都会注册商标,商标注册流程虽然不复杂,但是商标注册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未知的风险,比如说商标近似。有人可能会说,进行商标查询啊。

没错,商标查询可以规避一定的商标近似风险,但是,这并不代表经过查询的商标就能100%注册成功,商标查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将会影响到近似判断的准确性,从而造成商标注册的失败,因此不得不加以注意。

1、盲期风险不可避免

无论是商标注册申请人还是商标代理机构,查询近似商标的主要依据就是检索商标局内计算机数据库中的各类申请信息,但这些申请资料都需要人工一一进行分类并通过扫描输入商标局数据库,也就是说,我们提交的各类商标申请文件从递交到商标局,到可以从计算机数据库中检索到需要一定的时间,大概在3~6个月,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查询盲期,在盲期内的商标信息是任何人都无法查询到的,因此企业或个人申请注册的商标有可能会与在盲期内的在先商标出现相同或近似的风险。

2、优先权风险难以预知

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可以要求优先权。受优先权保护的申请人,其商标注册申请日期不受在我国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日期约束,而是可以将其在外国第一次提出注册申请的日期作为申请日期。即一些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要求优先权而获得一个较早的商标注册申请日期,从而“后来者居上”后来者居上,威胁到申请日期在先的其他商标。优先权属于商标查询中的一个“盲点”,不可预知,从而成为商标查询的一大风险

3、跨类别近似风险构成威胁

一般来说,商标查询是按照商标局使用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中对商品或服务的分类进行单类别查询,但这其中却存在着跨类别近似的风险。

跨类别近似,是指不在同一大类别的商品或服项目,在功能、使用方法和用途、销售渠道等方面均具有极高的类似性,因此互相构成近似商品或服务。有一些商品虽然未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中明确标明为跨类别近似,但在实际审查中,审查员根据商品的性质、用途,也有可能将商标判定为与另一类别的商品近似。这就要求进行商标查询的人必须具备丰富的商品分类知识和经验,查询时要在多个类别上进行检索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跨类别近似风险

4、驰名商标风险难以查明

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我国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予以特别保护。申请注册的商标若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与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局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会不定期公布驰名商标的名单,但在商标查询时却无法判断哪些商标属于驰名商标,驰名商标成为商标查询中又一个隐性风险。

以上四类风险情况,都可能造成商标注册失败,所以需要大家重视。赛贝知识产权平台建议,对于一些有希望迅速做大做强的企业,商标注册更是刻不容缓,因为现在出现了一些投机商,专门抢注别人的商标,以此来获得高额的回购费用。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商标注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商标注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被拒绝、异议等。被拒绝主要是因商标无法识别或可能引起误导等原因;异议一般是因与其他已注册商标存在类似性而产生。这些问题无法完全避免,但做好前期研究与准备,例如选择个性优异的商标,避免与已有商标重合等措施,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

如何减少商标注册时被拒绝的风险?

要减少商标注册时被拒绝的风险,主要方式如下:1. 选择个性优异且容易识别的商标;2. 避免与已有注册商标酷似或误导消费者;3. 注册申请材料填写准确完整;4. 商标分类设置合理;5. 提前咨询专业律师评估商标可行性。合理规划商标策略,是降低被拒绝风险的有效方法。

如何处理商标注册时收到的异议?

收到异议通常有以下可选方法:1. 与异议方协商让步达成一致;2. 提出修改商标申请形式或范围予以回应;3. 提出详细书面异议回应申明商标不同之处;4. 向评定机构提出复审;5. 如差别明显,也可选择继续注册不认同异议。一般来说,通过合理让步或者详细解释不同 punto,都有可能使异议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