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名牌”“傍大牌”不堪其扰?防御商标注册了解一下

2024-01-01 14:01:26
By 怪味

想必大家都对这些随处可见的“假名牌”深恶痛绝,不堪其扰!那么品牌方应该怎样做来预防这种现象发生呢?

想要做好品牌,就要有效的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注册防御商标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防御性商标的含义:防御性商标是指较为知名的商标所有人在该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务)或类似商品(服务)以外的其他不同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的若干相同商标,为防止他人在这些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使用相同的商标。原商标为主商标,其余为防御商标。

注册防御性商标主要有两种方式:

跨类别防御

根据《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分类》,目前我国所有商品及服务共划分为45个类别。跨类别注册就是指商标所有人在原注册商标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类别外,跨行业申请注册若干相同的商标。

比如一个做餐饮行业的品牌,就会涉及到很多的商标类别。

如:29类食品类,30类调味品、糕点类,31类水果、蔬菜类,32类饮料类,33类酒类,40类食品加工类,43类餐馆、饭店类,44类营养与饮食指导类。

通过跨类别进行注册,这样就不会在其它相关的类别出现同名的品牌,品牌在进行延伸时也不会出现法律上的麻烦。

同类别防御

同类别防御就是商标所有人为了防范他人在同类别商品(服务)上申请类似商标,在同行业、同类别内申请注册和原商标近音、同音或字形近似的商标。

如:娃哈哈对商标的注册不仅包括了娃哈哈,还有娃哈娃、哈哈娃、哈娃哈等等,光是防伪注册就有70多种,确保了品牌保护的万无一失。

再如:星巴克注册了“索巴克”、“爱巴克”“奥巴克”等商标。老干妈注册了“老干爹”、“老干娘”,大白兔注册了“大灰兔”、“小白兔”等商标。

实际经营中同类别防御比跨类别防御注册更为常见。

赛贝知识产权平台提醒,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品牌具有一定知名度后一定要做好防御商标的注册,既保护了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给自己的商标品牌以安全的生存环境,又为今后多元化经营扩展和品牌扩张留了空间。你不注册可能就被别人注册了,不要等到需维权花费巨大人力、财力才追悔莫及!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假名牌和原厂产品有什么区别?

假名牌产品是仿冒伪劣品,其产品质量和功能性无法与原厂保证,可能存在安全性隐患。而原厂产品通过严格的质量把关,能保证产品功能和安全性。

商标权人如何防范假冒产品?

商标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范假冒产品:提前进行商标注册,明确标明自己的权利;定期监控市场,发现假冒产品后及时追诉;利用法律途径要求假冒产品生产商停产销售赔偿损失等。

假冒产品生产商是否面临法律责任?

是的,假冒产品生产商面临法律责任。其行为违反了商标法和不正当竞争法,一旦被发现,商标权利人可以向他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并停止侵权行为。极大恶性案件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如何区分原厂产品和假冒产品?

主要通过产品本身的质量、包装式样、生产商标识等进行判断:原厂产品质量更好、 packaging与广告图片保持一致;假冒品可能存在图案错别或质量差异。如有怀疑,也可以咨询销售商或直接向知名品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