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海关交易数据,1.2亿企业数据,2亿+企业联系人数据,1000千万真实采购商。覆盖200+个国家及地区,95%外贸重点拓展市场,可根据行业、经营范围等多方位挖掘目标客户。
免费试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赋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特殊功能和政策,以海关为主实施封闭监管的特定经济功能区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现有六种模式。今天小编将继续带来相关术语介绍,具体如下:
保税港区
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保税港区的功能具体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9项功能。
保税港区适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
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
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税收和外汇政策,在区位、功能和政策上优势更明显。
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是国家开放金融、贸易、投资、服务、运输等领域的试验区和先行区。
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它整合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所有功能政策,主要表现如下。
国外货物入区实行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
企业在区内不仅可以进行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加工、制造业务,还可以开展对外贸易等业务,国外货物入区保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
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
区内可设厂进行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可自由流动,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
出口监管仓库
出口监管仓库是指经海关批准设立,对已办结海关出口手续的货物进行存储、保税物流配送、提供流通性增值服务的海关专用监管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分为出口配送型仓库和国内结转型仓库。
自由贸易园区
自由贸易园区(( free trade zone,FTZ)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这种方式属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典型的自由贸易园区。
自由贸易区是根据多个国家之间协议设立的包括协议国(地区)在内的区域经济贸易团体。指多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行为。
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贸易区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为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商务发展而设立。
上海自贸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设于上海市的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并将为上海带来十年发展红利。该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
总面积2878万平方米,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核心)、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以上就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自贸区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申请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自由贸易试验区资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自贸区企业可以开展哪些业务?自贸区企业根据其经营范围,可以开展进出口贸易、发展生产加工业务、开展金融服务等多种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特殊监管区域和自贸区有何不同?特殊监管区域和自贸区在管理模式和政策支持上有一定差异:
企业可以同时享受特殊监管区域和自贸区政策待遇吗?根据目前政策,同一个企业和项目,一般不允许同时享受特殊监管区域和自贸区两个政策环境的支持和优惠。需要选择其中一种资格进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