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物贸易中约定违约金条款的意义

2024-01-01 14:01:26
By 心灵老鸭汤

交易双方为了确保其订立的合同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履行,在其签署的进出口合同特别是在大宗商品和机械设备进出口合同中,往往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因为,在有违约金条款的情况下,不论何方违约,也不论违约是否给对方造成实际损失,违约方都应向守约方支付约定的违约金。

为了体现公平合理原则,我国《合同法》规定,如约定的违约金过分低于或高于实际损失,则有关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庭酌情予以适当增加或减少。如约定的违约金不是过分高于实际损失,则不能请求减少,因为这样做,既体现了违约金的补偿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它的惩罚性。此外,如当事人对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则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上述规定和做法,既有利于维护合同的严肃性,也有利于促使合同当事人贯彻重合同、守信用的原则。由此可见,在进出口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具有重要的法律和实践意义。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问题一:约定违约金条款的法律效力如何?

约定违约金条款在国际货物贸易中是有法律效力的。但如果违约金额过高,有可能被认定为违法。一般来说,违约金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1-2倍。

问题二:违约一方是否必须支付违约金?

如果违约方的违约行为已经造成合同另一方实质性损失,那么违约金条款就生效,违约方应当支付约定的违约金。但如果违约并未造成实质性损失,违约金条款可能无效。

问题三:如果约定违约金过高,该如何解决?

如果违约金额明显高于实际损失,违约方可以向法院提出审查请求,要求判断违约金额是否过高。法院有权调整违约金额,使其回到合理范围内。调整后的违约金额才具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