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海关交易数据,1.2亿企业数据,2亿+企业联系人数据,1000千万真实采购商。覆盖200+个国家及地区,95%外贸重点拓展市场,可根据行业、经营范围等多方位挖掘目标客户。
免费试用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财政部等6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按照“政府部门、跨境电商企业、跨境电商平台、境内服务商、消费者各负其责”的原则,明确各方责任,实施有效监管。建立健全网购保税进口商品质量追溯体系,追溯信息应至少涵盖国外启运地至国内消费者的完整物流轨迹,鼓励向海外发货人、商品生产商等上游溯源。本通知与2019年1月开始实施。
其中对于跨境电商企业的要求是:
1、建立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包括收发货质量管理、库内质量管控、供应商管理等
2、建立健全网购保税进口商品质量追溯体系,追溯信息应至少涵盖国外启运地至国内消费者的完整物流轨迹,鼓励向海外发货人、商品生产商等上游溯源。
3、平台要建立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在网站醒目位置及时发布商品风险监测信息、监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等。督促跨境电商企业加强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当商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敦促跨境电商企业做好商品召回、处理,并做好报告工作。对不采取主动召回处理措施的跨境电商企业,可采取暂停其跨境电商业务的处罚措施。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越来越普及。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体系、标准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给消费者在跨境购物中带来一定困难和风险。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体系可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如何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一是建立统一的消费者申诉和维权机制。二是加强网络平台对商家的审核和监管。三是明确商品质量标准和退换货政策。四是严格跨境物流监管,保证消费者收到正确货物。五是加强消费者法律教育,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
跨境购物是否一定更便宜?不一定。一些产品在境外可能会便宜一些,但也有可能更贵,需要具体对比。此外,交叉计算物流费用、海关税和汇率影响后,价格优势可能不明显。消费者购物前需要仔细评估不同渠道的真实成本,不容易受“划算”等信息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