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跨境电商的合规风险

2024-01-01 14:01:26
By 出海派编辑组

跨境电商常见的合规风险有哪些?

随着中国卖家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跨境海外合规也迫在眉睫。为了保证跨境电子商务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必须主动寻求合规和发展的出路。那么,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常见的合规风险有哪些呢?

一、侵犯知识产权

1. 出口货物涉及海关总署备案的知识产权,出口商或者制造商未在海关总署备案的,涉及侵犯海关总署备案的知识产权。

2. 国内企业跟风生产,在国外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假冒海外知名品牌设计的类似产品,涉及专利侵权。

二、制造恶意评论、刷单炒信

1. 国内卖家在国外电子商务平台上对竞争对手发表恶意评论。

2. 对自己店铺刷单炒信。

三、企业制造虚假贸易数据、骗取出口退税、"搬运"热钱入境套利、减轻销售税负

1. 外贸代理找上游供应商开具增值税发票,找工厂实体货物以远低于发票付款金额,然后通过"内保外贷"的方式将大量的出口退税申请。

2. 通过伪造出口文件,使大量的"内保外贷"中得到的差价收入用来买银行的金融产品。

3. 港澳"一日游"或者保税区"一日游"实施内地零关税进口,减少销售相关的直接成本。

以上就是有关“ 跨境电子常见的合规风险有什么”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一家正在发展中的企业一定要注意遵循合规要求,以保障企业正常运行。

了解跨境电商的合规风险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跨境电商应遵从哪些主要法律法规?

主要有消费者保护法、电子商务法、产品质量法、报关法规等。其中,消费者保护法和电子商务法对经营者在信息披露、退换货、维修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要求;产品质量法对产品安全实施了严格监管;报关法规对跨境商品进入境内实施监管。

如何确保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首先,应当在交易平台上详细描述产品的名称、型号、功能、参数、材质等重要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其次,避免性能夸大,提供产品测试报告或第三方认证以证实信息;最后,应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定期检查信息是否更新完整。

如何妥善处理差错产品?

对于质量问题产品,应及时下架;同时,对消费者提供退换货服务,退换货期不得少于15日;必要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差错产品情况,配合调查;对产品质量问题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如何确保海关报关信息的准确性?

了解海关报关要素,如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单位价格等是否准确;了解可能适用的税率和关税项目;必要时向海关咨询报关要求;建立报关管理流程,定期检查信息;如有疑问,主动与海关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