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海关交易数据,1.2亿企业数据,2亿+企业联系人数据,1000千万真实采购商。覆盖200+个国家及地区,95%外贸重点拓展市场,可根据行业、经营范围等多方位挖掘目标客户。
免费试用Test Buy反跟卖的操作流程
1. 找到跟卖者的店铺并购买产品:使用独立的、与卖家账户不关联的ID进行购买。
2. 检查产品质量:对外包装、产品细节拍详细的照片及视频以便提交平台举证。
1. 从AM后台进入亚马逊第三方卖家帮助页面(Contact Seller Support),联系"seller Performance Team", 在"subject"中选择"report a violation of our rules"。
2. 提供Order ID、Seller ID、店铺名称等相关信息,尽可能的提交跟卖者的Seller ID。
3. 提供商品与listing不否的地方、正品商品的差异等证据,如有商标及品牌备案则必须要提供产品注册商标及品牌备案证明文件。
4. 提供ASIN/ISBN的详细信息页面和产品标题(The ASIN/ISBN of the item's detail page and the product title)及违反的理由(A concise explanation of the violation)。
1. 不要涉及"商标"、"版权"等敏感词汇。
2. 如有商标及品牌备案则必须要提供产品注册商标及品牌备案证明文件。
3. 如无备案则下单投诉货物与实物不符。
结语
通过Test Buy方式成功有效的反跟卖是很实用的,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亚马逊严格禁止第三方商家利用Amazon网站进行跟卖行为,即利用亚马逊平台采购低价产品然后以高价转售赚差价的行为。亚马逊采取技术监测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一旦发现有商家出现跟卖行为,将根据情况给予警告、注销商品或永久关停账号等处罚。
我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出现跟卖嫌疑?一般来说,如果你的产品价格比竞争对手高出一定幅度,且成本价格相似,或者你购买产品时间和上架时间时间差很小,这些都可能引起亚马逊的怀疑。如果收到亚马逊关于跟卖行为的询问,商家需要合理解释本身的采购途径及定价依据,以排除嫌疑。
如果我确实意外跟卖了,应该如何处置?如果确定自身出现了跟卖行为,首先应立即下架相关商品。其次需要主动联系亚马逊解答团队,解释原因并承认错误,主动下架后续同类商品也将有利于你的信誉重建。同时,商家需要调整采购渠道和定价方式,以避免此情况再次发生。
如何规避被误报为跟卖?避免跟卖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合法合规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并保持采购与上架的间隔时间。另外,可以给产品加价一定范围内的合理利润。如果定价策略追求价格竞争力,也不要高出市场太多。同时,应及时处理差评反馈,完善产品描述,以加强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