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海关交易数据,1.2亿企业数据,2亿+企业联系人数据,1000千万真实采购商。覆盖200+个国家及地区,95%外贸重点拓展市场,可根据行业、经营范围等多方位挖掘目标客户。
免费试用我们总说做亚马逊“七分靠选品,三分靠运营”,可见选品在亚马逊的运营环节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这几年,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得热火朝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涌入亚马逊平台。但许多卖家朋友们在选品上总不得要领,往往存在几点常见的误区:
1.别人卖的好的产品我就跟着卖
人云亦云是选品中常见的一种思维误区,跟着市场趋势走并没有什么问题,但选品不能只参考市场趋势!还需要结合市场竞争情况、市场痛点、利润空间、产品痛点、产品趋势及热度等维度进行综合分析后,再来决定是否要进入选品的下一阶段。?
2.过分依赖选品工具
很多新手卖家,因为不懂得该如何选品往往会依靠选品工具来确定开发新品。筛选出来的数据不加斟酌便草率上架,结果却卖不动。难道是选品工具给出的数据不准确?
当然不是,工具说到底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帮助我们提高初步筛选的效率,但是在初筛后,仍旧需要进行二次筛除、IP查验、利润核算等工作,否则,选品的成功率仍旧难以提高。
3.功能越多的产品越好卖
功能越多的产品用户理解成本就越高,客户操作起来也越复杂。对于一些没耐心的买家,这样的产品非常容易遭到差评。对于这类产品,如果决定要做,一定要想方设法降低用户的理解成本,给到客户优质的产品体验及售后服务。
否则,即使你的产品卖出去了,但得来的可能大部分是差评,差评对店铺的打击非常大,一个差评的影响往往需要五条好评才能抵消。因此,对于用户理解成本高的产品,大家要慎选!?
4.越冷门的产品机会越大
分析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是选品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卖家数量少的产品必然竞争程度会相对低,但如果选择了一个卖家数量少,产品的市场体量也少到可怜的冷门产品,那就很尴尬了。过于冷门的类目,体量太小,一群卖家去争抢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汤汁,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意义不大。?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新手选择亚马逊商品时最常见的误区是只看价格,不考虑其他因素如评论数、信誉等指标。低价格不代表商品质量一定不好,但也不代表一定好。
评论数量多少才算好?通常评论大于100则较可靠,1000起手指该商品受欢迎。但同时也要留意差评星级,如果差评星级超过15%则要进一步研究差评原因。
卖家信誉如何评估?卖家信誉反映卖家服务水平,大于97%表现优秀,93%以上也还可以。新手应选购卖家信誉达到97%以上的商品,降低售后不便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