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卖方违约的救济方法之延迟交货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延迟交货问题

2024-01-01 14:01:26
By J先生

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按时交货是卖方的义务之一,而在实际业务中,卖方不按时交货时常发生,特别是延迟交货是一种较常见的违约形式。延迟交货是指卖方没有严格按合同所规定的时间完成交货义务,而是在合同规定的交货期后一段时间才履行交货义务。延迟交货,虽然看起来卖方已经完成了他的交货义务,只是交货时间往后推迟,但有时如货物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时,会给买方带来比较严重的损失。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延迟交货问题未作太具体的规定,但依据《公约》的有关规定,买方可以行使《公约》允许的各种救济方法,包括解除合同和请求损害赔偿,但条件有所不同,现分别说明如下:

1.解除合同

按《公约》的规定,卖方不按时交货,但已交付货物之后,买方就不能主张解除合同(参见《公约》第49条第2款的规定)。但是,对于延迟交货,如果卖方违约构成根本性违约,即使卖方已经交货,买方仍有权解除合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按《公约》的规定,对于延迟交货,买方要解除合同,他必须在知道或理应知道卖方已交货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这样做。否则将失去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参阅《公约》第49条的有关规定)。《公约》对合理时间无确切的说明,因此,在实际业务中,如遇此情况,最好根据具体情况,尽快行使。

2.请求损害赔偿

卖方交货属于未按合同规定履行合同义务。按《公约》的有关规定,买方可要求卖方赔偿由于延迟交货而带来的损失。即使买方已经按《公约》规定解除了合同,他仍然有权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延迟交货对卖方构成违约吗?

是的,如果卖方未能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交付货物,这将构成违约。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否则买方有权要求赔偿延迟交付带来的损失。

买方如何证明延迟交货?

买方可提供如逾期交货通知函、电子邮件通信记录等书面证据证明交货日期及延迟日期。同时也可提供交货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等相关证据佐证延迟交货的事实。

延迟交货的赔偿范围包括哪些?

延迟交货的常见赔偿范围包括:导致生产计划中断造成的损失;需要另外购买替代产品带来的开支差价;货物价值下降导致的损失等。买方需提供相关收费明细及计算依据予以证明。

如何避免由于延迟交货产生争议?

双方可明确约定交货期限和违约责任赔偿条款,必要时可采取第三方质保金或履约保证等方式防范风险。发生延迟情况时,卖方及时知会买方,并提供解决方案或退货进行补偿,以减少因此产生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