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海关交易数据,1.2亿企业数据,2亿+企业联系人数据,1000千万真实采购商。覆盖200+个国家及地区,95%外贸重点拓展市场,可根据行业、经营范围等多方位挖掘目标客户。
免费试用询盘又叫询价,是指买方为了购买或卖方为了销售货物而向对方提出有关交易条件的询问,其内容可以是询问价格,也可以是询问其他一项或几项交易条件。询盘对于询盘人与被询盘人均无法律上的约束力,而且不是交易磋商的必经步骤,但往往是一笔交易的起点。所以作为被询盘的一方,应对接到的询盘予以重视,并作出及时和适当的处理。
在信息化的社会,国际贸易公司每天收到的询盘文件很多,如何在既定的时间分辨出询盘诚意,识别有效潜在客户,对每位贸易业务员都是一项挑战。在实际工作中,每位有经验的业务员都会根据成交概率的大小,将询盘进行分类。如姚经理根据自己九年的国际贸易实践经验,将询盘分为五个层次,也即五大类,五个不同层次的询盘对应五种不同的客户。
通过前五项求和与第六项做乘法所得的总分值可判定询盘层次及成交概率大小,总分大于等于680分的为A类询盘,成交概率临界点为90%;总分大于等于530分的为B类询盘,成交概率临界点为70%;总分大于等于300分的为C类询盘,成交概率临界点为40%;总分大于等于200分的为D类询盘,成交概率临界点为10%;总分小于200分的为E类询盘。
询盘分类后,对成交概率比较大的,要根据询盘具体要求回复,以免错过时机,后悔莫及。对于成交概率十分微小的,做好筛查,以免浪费时间。针对不同的询盘分类,回复重点有很大的区别:
其一,A类询盘回复重点。明确表示能够满足买方对于“质、量、时”的要求。同时,所报价格必须是一个合理的价格,既能使自已保有一定的预期利润。同时,还能给客户留下“还价”的余地且客户也乐意“还价”。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整个回复内容要让客户感觉一个职业外贸人的专业精神,能够沟通且可以顺畅沟通,客户一旦确认相应报价,立即进行交易条件确认,制作并发送PI,草拟合同,促其尽快下单。
其二,B类询盘回复重点。了解买方的真实采购需求,有针对性的回复;整个回复内容从邮件到报价单都必须专业、准确、完整,具有很好的易读性,以期在众多报盘中脱颖而出,给受盘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报价格应该略低于当前市场价格行情,以体现竞争力;己方在行业内的绝对竞争优势重点提及,如没有绝对优势,去寻找并发现比较竞争优势;回复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如不能在30分钟内有效回复,必须告知对方可以有效回复的时间;如收到邮件时间不是我们的工作时间,那就选择客户下一个工作日上班前10分钟回复,下班前30分钟进行确认。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客户没有 及时反馈,马上电话给客户确认其是否收到询盘,尝试了解客户没有及时反馈的原因。
其三,C类询盘回复重点。首先要相信发出C类询盘的客户是有潜在的采购需求,而且这种需求或者非常明确,或者有些模糊,因此回复也要有针对性。对于需求非常明确的询盘排除同行套价外,必须充分体现己方的竞争力,尤其是价格;设法了解到其当前的供应商状况,根据其供应商的状况来判断客户的实际需求及当前状态;对于需求有些模糊的询盘要先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了解其当前所处的状态及需求,帮助其了解你所处行业及所供应产品的整体状况,提供适合其的报价方案,推荐其自己的优势以及畅销产品,引导他们采购我们的高利润产品。对于上述两种询盘回复后,如果客户有了反馈,必须认真分析并进行更有效的再回复和跟进。
其四,D类询盘回复重点。通常进行例行回复,有进一步反馈后看是否可以提升为C类询盘并进行相应回复和跟进;定期进行跟进,尤其是你所销售产品在其所在国将进入销售旺季的时候提前进行跟进;合理安排跟进节奏,争取在客户某一天需要你的时候及时想到你或是你能及时出现;不管客户是否有反馈,跟进时间不应少于一年。
其五,E类询盘回复重点。直接告诉对方我们100%前TT付款,不能接受则勿扰;回复时不要轻易打开对方提供的链接,不要被对方给出的大额订单所诱惑,坚持住底线,即不收到钱不做任何投入。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一般来说,真实的外贸询盘会提供完整的产品参数、产品标准、检验标准等信息,同时询问报价详情和最短交货期限。假的外贸询盘通常信息少,询问不够具体,追问细节后也难提供满意答复。真实询盘公司基本都有完整的企业简介和证件照提供。
外贸询盘如何进一步了解客户?1. 查询客户公司信息,如企业性质、产品领域、营业额等。2.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客户信誉,如互联网、业内人士反馈。3. 询问客户之前的采购业绩以验证实力。4. 建立业务往来后,视情况登门考察客户总部,此举有助深入了解客户。5. 了解客户采购计划,灵活配合客户需求。
外贸询盘如何进行定价应对?1. 参考同行价格水平给出定价。2. 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定价。3. 按成本加成法给出合理价格。4. 价格上有一定弹性空间进行磋商。5. 提供优惠政策,如订购数量或付款方式优惠等。6. 价格要让客户满意,同时也要保证产品利润。7. 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培养客户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