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的笼罩下,今年跨境电商就显得格外艰难。面对如此复杂而困难的国际电商环境,亚马逊的新政策经常出台,要求也比以往更加严格,因此许多亚马逊卖家都表示:不懂为什么要这么频繁地发布新政策,莫名其妙的被封号。
以下为亚马逊卖家整理了几个亚马逊帐号被封的常见原因,旨在提醒卖家注意雷点的同时,也可以让卖家清楚地被封号,怎样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1.违反规定。
由于违反本地政策和平台规则而被封店,这是很常见的。
在亚马逊卖家应了解当地政策,保持信息畅通,弄清政策内容后,积极改正。
2.产品未得到认证。
许多产品需要经过亚马逊的授权才能在亚马逊平台上销售。特别是这次疫情期间,亚马逊对医疗防护相关产品的要求更加严格,必须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才能进入仓库。
亚马逊出售危险货物,认证也同样严格。不只是产品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是必需的,在创建列表时,也要回答相关的问题。另外,安全数据表格上载,免责表格等其它文件。
3.违反法律法规。
卖家们都知道,欧美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严格,亚马逊平台也是这样。如被卖家投诉侵权,轻则下架,重则封号,关闭店铺。
跟卖产品,一定要了解对方产品有没有注册商标和外观专利,特别是标识LOGO的产品,要到相关网站查清楚再去跟卖。
4.帐户关联。
为确保卖家的公平竞争,提高买家的购物体验,亚马逊有一条比较简单的规则,禁止卖家同一身份在同一网站拥有两个账户。
判别帐户关联即亚马逊利用技术手段,获取卖家的相关信息,通过匹配的关联因子,判断多个店铺的帐号属于同一卖家。
5.过度差评。
外国人不习惯留评大家都知道,店评评价本来不多,好评更难得。过度差评将取消销售权,甚至封号。亚马逊卖家应该找寻合理的索评方式获得评价,从而提高买家的购买欲望。
总之,亚马逊卖家要谨记:不触碰平台底线,遵守平台规则,合规经营;也希望卖家能早日回归到“白帽”经营的正途,精细化的合规运营将是亚马逊未来的大趋势。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本站不具备任何原创保护和所有权,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常见问答(FQAS)
1. 违反亚马逊的平台政策会导致封号吗?
是的,违反亚马逊的商家规则和平台政策很可能会导致账户被封禁,例如提供虚假信息、欺骗买家、营销不当等。
2. 卖假冒伪劣产品会封号吗?
一经发现卖假冒伪劣产品,亚马逊会立即终止商家账号。这是亚马逊最严格限制的行为之一。
3. 出现不良评价会被封号吗?
正常的一定数量的不良评价不会直接导致封号,但如果评价内容指出商家存在诸如欺骗、质量问题等严重问题,可能会引起亚马逊调查,从而得出封禁结果。
4. 退货率高是否易被封?
退货率过高本身无法导致直接封禁,但如果退货原因多与质量、描述不符等商家责任有关,亚马逊可能会开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