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海关交易数据,1.2亿企业数据,2亿+企业联系人数据,1000千万真实采购商。覆盖200+个国家及地区,95%外贸重点拓展市场,可根据行业、经营范围等多方位挖掘目标客户。
免费试用外贸卖家在进入价格谈判前的报价误区
外贸卖家在进入价格谈判前,不要陷入固守一个价位的报价这种误区,往往会丧失很多成交机会。无论是新手还是老卖家,都应该关注当前的市场动态,不要根据经验做出报价。
在进行报价之前,应对当前市场和买家做出充分分析。可通过海关数据和买家官网快速了解市场信息;并研究提单中的产品描述、买家购买情况、价格范围及供应链情况。
不建议卖家一开始就直接询问买家的目标价格。买家不能只和卖家的公司谈判,要考虑各方的利益才行。此外,如果买家报出低于市场价格,卖家没有必要减少利润来凑数。
最佳方法是首先让买家充分了解卖家的产品优势,然后再进行谈论价格。如此才能使双方各得其所。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和来自用户投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理想状况下,报价应定位在买方可接受的范围内。太低可能无法获得足够利润,太高可能失去成交机会。一般来说,报个价通常偏高 10% 到 15% 是比较保险的策略。
如果买方要求下调报价,应如何处理?可以理性提出给予一定让步的空间,同时谨记不能随意割让利润。也可以提出额外提供的增值服务来弥补价格下调的部分成本。最好找出双赢的解决方案,不能原地坐不住。
报价时是否应考虑行情波动带来的成本风险?报价时一定要考虑各种可能成本,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等因素。合理预留一定的杠杆空间,为日后不可控风险预案,同时不影响价格谈判。
是否应考虑客户信誉和资质,给予不同价格?在保留公司整体利润水平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客户类型给予限定范围内的价格优惠。新客户报较高一点价;老客户或信誉优秀客户可以适度下调。这样可以维系长期合作关系。